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


廟前的石獅

「石獅」為石門枕的一種,作用與門枕石相同,常用於廟宇入口處。作用是鎮廟除煞,依一般中國人「男左女右」的傳統觀念來做擺放。左邊為獅子爸爸,右邊為獅子媽媽。獅子爸爸的前腳會踩繡球或古錢幣(有圓滿結彩,求吉祥的用意),而微微張開的嘴巴裡,含著一顆永遠也拿不出來的小石珠(除為展現匠師的雕工精湛之外,也暗示入廟的人,要對石獅巴結一些,以祈「球」進入)。獅子媽媽的腳下通常會跟著一隻嬉戲的小石獅,表現出母愛的偉大。

不過並不是所有的石獅都是如此相同的形式,也不一定都會拿來做穩固門柱的用途。有的廟宇會將石獅單獨用來作為裝飾,這些石獅有著獨立的獅座,不具任何實質的用途,或許因其歷史意義(如朝興宮廟埕前的石獅),被單獨的放置於廟前廣場,作用如同門神一般,具鎮廟除煞的作用。

您是否會覺得奇怪,為什麼台灣石獅的長相,跟一般動物園裡的獅子差這麼多?那是因為臺灣石獅的造形源自於閩粵地區,而閩粵當地並沒有獅子的存在,所以早年石獅的造形,或許是石匠藉由鬆獅狗、或北京犬的形象,揣摩出來的,因而變得很特殊,大致上鼻子特別大的(俗稱好鼻獅),嘴的弧度也大,鬃毛卷曲,線條優美。

早年的台灣石匠師傅,會利用往來台灣海峽兩岸船隻用來鎮壓船艙的巨大青斗石、或北部出產的觀音山石,來雕刻石獅。因此,台灣大部分的石匠師大多集中在北部,並在師徒相傳的制度下,逐漸建立台灣石匠自己的傳統。 

朝興宮廟埕前的石獅

本淵寮朝興宮不例外地,於三川步口前置有一對較小型的石獅,不但具有「門枕石」保護廟門的作用,並兼具石刻藝術之美。另於廟埕前的廣場兩側,獨自放有大型青斗石獅雕刻一對

    
        朝興宮廟埕前的一對青斗大石獅來歷坎坷,來頭也不小。據廟方王主委告知,它是清朝年間,皇帝為禦賜給台灣「七寺八廟」中之八間廟宇所雕刻。雕刻當時,為了避免石獅在轉運過程中有所損壞,於是就多雕了兩對,共計有十對。實施在被運送來台灣時,過程中果然被毀損了一對,只剩下其中的一對,被送至台南五妃廟暫時安置。後因在本淵寮墾荒有成的黃本淵先生,正欲興建朝興宮一廟,於是行文至朝廷,在獲得許可下,石獅被轉賜予本淵寮朝興宮,而成了今日朝興宮內重要的資產。

如何分辨公、母石獅 

廟前的石獅有公獅和母獅的分別。如果純粹想要靠外型來區分,可能會比較困難。幸好,通常石匠們為了表示是它是經過馴服的獅子,會在公石獅的頸子上,佩戴頸圈與小鈴鐺,讓其看來也比較威武雄壯。母石獅則會在其腳下方雕刻一隻幼獅,顯現母性的溫柔情深。有些廟裡的石獅則可以藉由突顯的生殖器官來區分出公獅或母獅。當然也可用石雕裝置藝術的觀點來區分「左青龍;右白虎」。

藉由公石獅、母石獅,共同守護廟宇,除能展現廟宇的雄壯之勢外,亦顯現廟方一片祥和獻瑞的景象。

  如果有機會到廟裡,可以比較看看公獅和母獅不同的地方喔!
<!--[if !supportAnnotations]-->
<!--[endif]--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