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


宏偉的石雕蟠龍柱

龍柱又稱「蟠龍柱」,指的是未升天的龍,所以盤繞在柱子上。為廟宇的重要建築體之一,是承受廟宇重量的重要構件,也具有展現廟宇宏偉之姿的效果,所以他的擺放位置,通常會位於人們觸目所及的地方,如入廟門前的拜亭處,或大殿的前方兩側。

早年雕刻「龍柱」的材質主要以木頭、石頭為主,不過現代已有其他不同的材料可供選擇。如有:銅雕龍柱、洗石子龍柱、水泥龍柱等。而早期雕刻之龍柱,造型粗曠,樸拙、雄渾,「一柱一龍」,大多以祥雲來搭配巨龍,以明顯表達「雲從龍」的意思。中期所雕刻的龍柱,造型流暢、俐落,矯建、神勇。通常會配有仙鶴、蝙蝠等吉祥物。近期的龍柱,則以海龍王的造型出現,四週雕有人物、戰馬或蝦兵蟹將,陪襯的種類五花八門。朝興宮大殿內「四點金」當中的一支龍柱上,即有著蟹將的身影。

早期,石雕師傅因受到使用工具的侷限,大都是採用抱柱浮雕式的雕法,所以龍柱雕刻的體形不大,龍的形體也不會太繁複,佈局處大多會以留白的手法來處理。近期,廟宇的龍柱都有加長、體積放大的趨勢,索幸此時已有電鑽可輔助雕刻,這時期的工匠們大都採用多龍透雕式,風格華麗且繁複,有如文藝復興時期的「巴洛克式」風格,但其細膩度卻無法和早期,由手工一鑿一鑿雕刻而成的作品相比,有點可惜。

鄉民為感念神明的保佑,常以精美的雕飾來表達其感謝之意。尤其一對龍柱的價格往往所費不貲,所以有足夠財力捐獻,而能被題名在龍柱上名留千古者,通常是地方上有名望的仕紳、或地主。

「龍柱」在坊間有這麼一說:「擁有龍柱的廟宇,其奉祀的主神就是有能力的降龍者。」或者是說「連龍都會來幫忙顧廟口,就表示該廟神明的道行比龍還要高。」

由「朝興宮」三川步口處往內計算,廟內共有六根石雕鑿花龍柱。每根龍柱上雖然都有刻有龍形,但卻又各自擁有主題。如:龍鳳呈祥、鳳凰展翅、八仙過海、雙龍凝視、蝦兵蟹將、千手菩薩等題材。而在三川步口處的龍柱為「一柱兩龍」式的雕刻。龍頭一在上;一在下,有著「翻天覆地」的涵義。精湛的透雕技術,甚至作了二至三層的鏤空呈現,繁密的雕刻技法,足見工匠想展現技藝的野心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