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雕藝術
石雕是一座寺廟精美的指標,通常廟宇會在三川殿(前殿)及龍虎門兩邊,位於人手可及之處,以繁覆的石彫為壁面裝飾,讓人可以鉅細無遺地欣賞。一般而言,石匠師會運用不同的彫琢技巧,來處理不同材質的石頭。
寺廟前的三川殿,因出入的人口多,所以石雕也最多,比較看看,位於三川殿前檐牆的壁堵石雕,與三川殿前檐牆後的石雕,有甚麼差別?容易與人接觸的地方,就是廟宇裝飾美化的重點之處。由此即可看出,寺廟的美化條件,是以人觸目所及之處為裝飾重點。
傳統廟宇內的結構、裝飾其實就是以人為本的思維。廟宇壁面通常被分成數個小塊面,每一塊面單位為「一堵」,一般牆面少則三堵,多則可達7~8堵。由上而下有「水車堵」、「頂堵」、「身堵」、「腰堵」、「裙堵」、「櫃台腳」等稱謂。一塊塊仔細觀察,壁堵雖被不同的石材分割成大大小小長寬各異的區塊,但細心的石匠,仍會在石塊與石塊間的空隙間,竭盡所能的施以雕飾。
以「朝興宮」三川步口位於廟門邊的前檐牆為例,計分為頂堵、身堵、腰堵、裙堵、櫃台腳等五個小塊面稱謂,就如同人體的結構一樣,聽來是否很有趣。
您如有機會到本淵寮朝興宮,可低下頭來仔細觀察三川步口「裙堵」的地方,由龍堵往虎堵的方向看去,您是否可找到「漁、樵、農、書」等圖像,於「腰堵」處,您是否有看到虎、豹、獅、象 呢?「鷸蚌相爭」的故事是又是藏在哪裡,找找看!
而廟門前的左右麒麟石雕,上頭的紅色「日」、「月」各自代表的又是甚麼意義呢?請廟方人員來為您解答吧!
<!--[if !supportAnnotations]-->
<!--[endif]--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