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月7日 星期一


認識剪粘

「剪黏」乃是寺廟建築中最常見的裝飾作品之一 

早年,匠師們會用鐵絲紮成已預定要做的造型骨架,再抹上石灰泥,先塑成雛形,然後再將各種不同顏色之磁碗,剪成不同弧度的磁片,一片一片黏在先前泥塑好的骨架上,人的臉部則以陶土捏塑,燒製後再嵌上,這種屬於鑲嵌藝術的工藝品,就被稱之為「剪黏」。


從過去到現在,剪黏在材質上已有些改變。早先運用各種顏色的磁碗,彩色玻璃興起之後也流行過一陣子,現在以黏貼小磁磚為最多。

「剪黏」也稱為「剪花」。是中國南方特有,屬於鑲嵌藝術的工藝品,常被使用於大廟的屋頂與屋脊,及屋脊兩端脊尾起翹的「燕尾」上。 其樣式最常見的有人物、座騎、花鳥蟲魚、山巒樹林、甚至於青菜、蘿蔔等五彩繽紛裝飾品。

「剪黏」最初只是交趾陶的代用品。但因後來匠師有感於交趾陶昂貴,及泥塑品較不耐用,於是匠師們靈機一動,以灰泥塑形,將經過剪裁的陶瓷片,黏於泥塑上(剪黏名稱的由來)。在形式上刻意摹倣交趾陶,還儘可能把陶片接縫處遮掩掉。因此做法既省錢又好看,而形今日蔚為風潮的「剪黏」。其工法被引入台灣本島的時間約為清代中葉,距今已一百七十年矣。

之後,台灣本地匠師發現,可以利用燒窯的瑕疵品(稱:窯變)、或破損之陶瓷成品,現場重新拼組,不僅省事,同時因碗片、花瓶片的曲度、形式及色澤變化較多,信手拈手,常常會有意料之外的效果,更能滿足創作的慾望,因此漸漸形成了一股創作風氣,間接地使「剪黏」作品更具有其獨特的藝術風格。

被運用在廟宇的剪黏材料種類非常多,有:陶片、玻璃、琉璃、壓克力、不銹鋼、釉片、貝殼等。因為這些材料都具有法瑯質的折光反射效果,因此用在廟宇的屋頂或屋脊上,經過陽光的照射,即會產生光亮奪目的耀眼效果,更能增添廟宇的恢宏氣勢呢!

進廟前,請先抬頭察看一下,在屋脊兩端脊尾起翹的「燕尾」上,那直想衝上雲霄閃亮的剪黏騰龍有幾爪呢?再看看金爐頂端的剪黏騰龍有幾爪呢?是否匠師們在施工時搞錯了?還是另有原因呢?
<!--[if !supportAnnotations]-->
<!--[endif]--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