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分局的「吃水堀」
據說位於現今第三分局的本淵寮公用「吃水堀」,自庄內有了方便的自來水源後,地主即將該地奉獻給了朝興宮,但因廟方當年還使用不著該處,轉而提供給村民們栽種農作物,最後卻因未繳納田賦稅金,而被收歸國有,而成了今日的「第三分局」所在地。

「吃水堀」的水解決了村人的民生用水問題,但如果碰上了乾旱時期,那就得由庄內人至堀仔底再挖掘出一口口的出水井,好讓村民共同取用。這個時期,白天「吃水堀」岸邊排滿提水的人潮,於是農事繁忙的父母,會差使閒著沒事的孩子前去排隊取水,到夜裡就由農事忙完的大人們接手去提水。
這時期所提的幾乎是泥水,所以提回家後,還得等它沉澱過一段時間才能使用。面對如此的辛苦用水,再對照今日的我們,水龍頭一轉,泊泊流出的自來水,方便到已不知珍惜,無形中導致了許多的浪費,真是汗顏哪!
<!--[if !supportAnnotations]-->
<!--[endif]-->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